[前言]

- "A dog-eat-dog world....we're part of these plots, that we eat flesh and blood raw, figuratively and literally...."

關於食人主義,自從偶然看了《沉默的羔羊》後就一直有動筆寫篇系列文章的念頭,但「食人主義」這個範疇若深入探討,需要花上巨量的時間以及牽涉太多社會心理學的層次,也會不符合本電影館的初衷,所以我決定回歸電影介紹。本系列的三個篇章聚焦在當今飾演漢尼拔最有名的兩位演員以及原作小說,探討書、演員和電影改編之間的風格變化。

Readers discretion is advised. 以下含有血腥及暴力內容,讀者自行斟酌。


(圖片來源: Les Femmes Co.)

這三部電影的導演分別是: (從上到下) 強納森‧戴米雷利史考特布萊特‧雷特納彼得‧韋伯,每部電影在IMDb上的介紹請點導演名。

《漢尼拔》的系列作品皆源自於美國作家哈里斯(Thomas Harris, 1940-) 的代表作品《漢尼拔》,一共四本書,依照出版的年代分別為: 《紅龍》-《沉默的羔羊》-《人魔》-《人魔崛起》,但電影的拍攝順序卻是第二 - 三 - 一 - 四,因此有些人會誤以為整個電影使用了倒敘法。

根據作者哈里斯的說法,「漢尼拔」這一號人物是虛構的,但他所創造出來的這個角色卻在日後演進,逐漸成為心理學、犯罪科學以及其他領域方面的啟發,本篇所討論的作品聚焦在漢尼拔於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期時的形象。

此時期的漢尼拔由安東尼‧霍普金斯爵士飾演,聚焦在此人的兩極個性以及囚犯生涯,有些人會認為依照故事情節的走向和關聯性,應該還可以再加上漢尼拔和FBI探員Clarice Starlin這一項,但我不這麼認為。

霍普金斯呈現了漢尼拔個性中視殺人為理所當然的冷酷以及謀殺他人當下時的狂喜,我想這是原書較難表現的劇烈反差。前一秒還在自己幻想出來的世界中聆聽著古典音樂,下一秒卻已經嘴角滴著寫,對著被咬死的警衛獰笑,最後鏡頭呈現的是屍體被剖開、吊掛,乍看之下像聖潔的天使,但越是我們認為優雅聖潔的象徵,越是襯托出(在我們看來)漢尼拔對於人肉漢與鮮血的不在乎。

▲ 聖潔天使。屍體懸吊的方式、姿勢,以及最重要的背光攝影,烘托出漢尼拔心中對於「榮耀屍體」想法和現實中「褻瀆死者」之間的差異。

霍普金斯主演的這個版本對後作(漢尼拔相關的電影視作品)的影響是導入「精神分析」以及「Psychopath」(精神變態)的元素,而這兩項新加入的主題也正是2013年的電視影集《雙面人魔》(Hannibal, 2013-)的賣點,其影集內容雖然是根據《紅龍》一書改編,但劇情卻參雜了大量的精神分析和原著所沒有提過的精神變態兇殺案,有些角色如Abigail Hobbs、Beverley Katz、Alana Bloom也是電視劇新增。

另一個在霍普金斯版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變是Clarice Starlin這個人物。此角色在《沉默的羔羊》中由茱蒂‧福斯特(Jodie Forst)擔綱,而在《漢尼拔》中則改由茱莉安‧摩爾(Juliann Moore)飾演,這兩位都是我很欣賞的女演員,但我無意比較她們的演出。與漢尼拔討論、診斷、交手過的探員和心理醫生不計其數,為何他獨鍾Starlin? 或許電影第一集中,Starlin透露過的羔羊故事讓漢尼拔認為她也有某種程度的陰暗面,但光憑一句「Well, Clarice - have the lambs stopped screaming?」並不能看得出來更深一層的表示。

若要討論霍普金斯版本中最出色的地方,我想無庸置疑的是他精湛的演技,完美地詮釋了「殺人美學」。從霍普金斯每個回頭、仰望、凝視、齜牙咧嘴、微笑中,他其實透露的並不是瘋狂,而是在他個人世界中的價值觀。「究竟誰才是瘋狂或錯亂? 」也是後世在精神分析淺談中經常提及的問題。而何謂「殺人美學」? 這其實是形容像漢尼拔這類的高智商精神變態(psychopath)對於謀殺行為的表現: 屍體呈現樣貌、後續處理等等,從聖潔天使到影史最經典的「烹人腦」行為,撇開道德和法律問題,漢尼拔的角色所要表露的是他對於屍體的尊敬和愛惜(grace and appreciation)。這種罕見的心理情緒經常被視為野蠻和噁心,例如在常見的犯罪創作,許多高智商罪犯偏好借刀殺人或者白手套,因為處理屍體可能會弄髒手,較為麻煩。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今對於罪犯心理和現場鑑識已有許多研究和臨床個案,但想像一下,若將上述種種討論搬到20世紀,則不難理解從小說的出版到銀幕作品的殺青,會給閱聽人帶來多大的震撼。即使是我本人,看到《漢尼拔》中餵食受害者自己本身的腦袋時都感到一陣深沉的戰慄,更不用提作者將「食人」的概念結合到文明人身上了。

霍普金斯因為這整個系列在影史上留下了最為經典的身影,甚至單以此角色獲得1991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我反而較偏愛2013年的麥斯·米科森(Mads Mikkelsen)版本。兩者都各對漢尼拔有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式;霍普金斯也許是因為舞台劇出身,面部的表情、眼神變化較劇烈,經常游走於一秒前冷靜一秒後瘋狂的劇碼,在對待Starling時又展現難得的可親和幾乎稱的上是愛憐的感情。而米科森的長處本來就不是在於充滿張力的面部表情,而是以冷漠的雙眼和永遠不變的優雅自信來詮釋這位披著羊皮的狼。我喜愛米科森的原因正是這一點。

下一篇會聚焦於《雙面人魔》這部電視影集,敬請期待。

留盞燈給守夜人,電影午夜時分準時開播。

arrow
arrow

    守夜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