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先給幾個關鍵字:革命服裝字源說(etymology)

大概是我高中一年級的時候,《飢餓遊戲》系列正要席捲台灣,我有些同學國三畢業時就開始為它著迷了,至於後知後覺的我因為還在哈利波特的奇幻世界裡漂流,所以就錯過了。一直到高中畢業的暑假才一口氣把書(中文版)全部看完。

近年來這種「人類文明毀滅後的世界」的小說和電影非常流行。先是2009年的電影《2012》開啟了大眾對於世界末日(apacalypse)的恐懼,害怕人類豐富的一切將隨著可怕的多重天災灰飛煙滅。2012年大家慶幸逃過一劫後《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便上映了,創下了四億票房,由於小說、電影叫好叫坐,確定將會有二、三集推出。2014年《分歧者》(Divergent)上映,雖然頻道Screen Junkies 在《電影老實說》(下方影片)這個系列譏諷它為「另一個形式的飢餓遊戲」,但卻無損這種「文明後‧後文明」的小說發展。我覺得將會有更多人開始以類似題材創作。

(卡勒翻譯得很不錯,大家喜歡Screen Junkies之餘,也可以訂閱卡勒的頻道喔!)

 

其他類似的電影當然很多,形式不一定都有「分區」、「悲慘生活」等特徵,或者此項特徵不明顯,例如《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 2014)、《極樂世界》(Elysium, 2013)加入了高科技元素,韓國導演奉俊昊拍的《末日列車》(Snowpiercer, 2013)很有趣的將戰場範圍侷限在一長列火車上;對了,這部電影最近要在電影台播出。

大眾電影娛樂進五年來,有許多電影多將改編自暢銷小說和漫畫,只不過題材轉變頗大。《暮光之城》第一集在2008年推出,2012年結束,儘管這系列電影被許多人罵到臭頭,但基本上電影維持著浪漫和青少年戀愛氛圍,但這個系列結束後,舉著弓矛反叛的新一波小說電影崛起了,也就是一開始提到的文明後。我一直滿好奇這種轉變是因何而起的,或許只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吧。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1951264/?ref_=nv_sr_2,導演:法蘭西斯‧勞倫斯

我個人很欣賞第二集,甚至勝過第一集。基本上我對於任何東西的第二集都不會有太多期待,我看過很多很棒的作品,也許是因為沒有佈局好,續集只能用「沉悶、無聊、陳舊」來形容;看看《花木蘭》就知道了。電影,除非記錄片,本來就是騙來騙去的,但要怎麼把觀眾騙得心甘情願、痛哭流涕就是功力問題啊。

《飢餓遊戲 2》在節奏的掌握上很恰當。第一集的結尾留下了革命蓄勢待發的導火線,如果第二集沒有立刻沿續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觀眾的熱血很容易冷卻。從凱妮絲和比得搭火車穿越各行政區到都城的路上,人們反抗的情形越演越烈,小芸(Rue)的爸爸算是第二集中反抗犧牲的第一人。

小芸爸爸的犧牲凸顯了凱妮絲和彼得的性格差異。在我看來,凱妮絲很容易淪為被感情和熱情驅使的傀儡,當她看到小芸的爸爸時便忍不住將肺腑之言說出來,但目睹死亡後又轉回保守的官方演講模式,這種性格─愈之又退之─也許在平時是一種懦弱的表限,畢竟不經思考的勇敢並不能稱之為勇敢,但革命須要凱妮絲這種人。你也可以在哈利波特和翠絲(分歧者)上看到這種性格。

衝動的人總需要一個在旁當剎車的角色,而彼得就是那個人。當凱妮絲過於激動或不屑虛與委蛇時,他就會出來緩頰。如果沒有他,凱妮絲的故事大概就結束在第一集,一回到12號行政區就被總統蓋布袋了。

第二集除了節奏明朗外,角色服裝也是個重點。如果《哈利波特》造就了一番英倫學院風的穿著,那《飢餓遊戲》大概將誇張造型推廣到一般人身上。有別於十二個行政區灰暗沉重的衣著,都城人爭奇鬥艷、極盡所能的誇張打扮,既不抄襲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造型,也絕不重複其他人的風格,反而比較像是當今眾多設計師的作品發表會。

      

上圖是眾多造型中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下圖是過世的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如果能讓演Effie Trinket 的伊莉莎白‧班克斯當這套服裝的模特兒、走伸展台,那會多好。

   

Cinna 錫納,戲中他設計出轉圈圈就會燃燒變成黑天鵝的禮服。在眾多都城人的華麗服飾中他恐怕是最樸素的一個,也許他奉行的less is more 的道理? 但是現在竟然有人推出了Cinna Golden Liquid Eyeliner,我只能說影迷力量大啊。如果錫納可以戴金色的隱形眼鏡會更好。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飢餓遊戲中目不暇給的華服,可以看這篇文章,另外,關於第三集《自由幻夢1》的服裝宣傳照,beautimode 這篇解說得很詳細,圖片畫質也高。

都城的奢靡表現在衣著上,是不是意味著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將(多餘的)財富散盡在外表上? 時尚本身是一門藝術,是人類創意的表現,但如果人們將時尚視為一種身份的表現,將它變成某種鄙視他人的手段,所有的美好將消失殆盡。

接下來談談名字。很久以前當我還是個小孩子(沒錯,我也當過小孩!)時頗喜歡創作,但是人物的名字都是自己發明,我曾經把一個男生取名叫「傑克威‧路易‧菲羅斯」,一個女生叫「羅慕娜‧萍雅‧珊克爾」,反正就是這類怪裡怪氣又拗口的名字,一直很大時才了解名字有多重要。

名字應該是某種指引,代表著人物的性格或著影射意涵,這在奇幻類文學尤其重要,想想看,如果一個故事中所有生物、邏輯和歷史皆不存在在人類本質中,那我們從何得知故事的背景? 這時候大概只剩下名稱可以給予線索。有的時候名字取字人類語言,例如拉丁文或者希臘文,有的時候是依據音韻學的原理。舉個例子來說,《哈利波特》中有個狼人叫做雷木斯‧路平(Remus Lupin),Remus 是指傳說中創建羅馬王朝的雙胞胎兄弟,其被母狼撫養成人,Lupin 是拉丁文的「狼」。有的時候名字也能表達作者對於角色的嘲諷。珍奧斯汀的名作《艾瑪》(Emma)中,Frank Churchill 隱瞞了自己和Jane Fairfax 的戀情,而Frank 本意是「坦然的」。

《飢餓遊戲》大量取用了拉丁文字根做為人物的名字,從最一開始的「施惠國」Panem 便指引了羅馬帝國的意涵:panem et circenses,意即「麵包和馬戲團」(circenses 即今日circus 這個字),表示帝國除了提供溫飽外,還須提供娛樂表演(競技場arena的由來)。作者Susan Collins 甚至不費心將拉丁文名字英文化(anglosize),Plutarch、Brutus、Octavia 等直接成為角色的名字。有些我並不認同,因為我實在看不出名字的意涵和人物性格、行為有何關聯。Octavia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裡有更多角色名字的字源說。

在所有角色的名字中,我最喜歡Katniss,並不是因為Katniss又名「慈菇」(broadleaf arrowhead,拉丁文學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而凱妮絲特別會射箭,而是因為在第一集中,當凱妮絲快餓死時,她想起她爸爸曾說過:

「只要你可以找到自己,你就不會餓死。」

不要忘記初衷。

留盞燈給守夜人,電影午夜時分準時開播。

arrow
arrow

    守夜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