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記得我去年在羅浮宮走到兩隻腳都腫起來時,前方突然出現一座雕像,從我看到的第一眼方向就只是普通的臉龐和飽滿的屁股,可是繞道另一方去竟然同時看到渾圓的胸部和短短的陰莖。Hermaphroditus,意即「雌雄同體」。我當下看到時感到實在太震撼,原來人類一直都清楚人的肉體本來就有無限的可能,早在神話時就有了。

f1a2d154b4157b60176468fa2dbcd680

肉身如此,何況精神呢?

➡️這是一篇「劇評」。


 《丹麥女孩》在近幾年性別平權運動中的確有資格被視為一項進步:電影想探討的議題如此多元,從一對一的異性戀關係到跨性人的生理心理轉變,從台詞和視覺色澤都可以看得出來製作群努力想要將社會長期以來忽視的「陌生族群」搬上銀幕。我非常欣賞幕後團隊在演員的服裝、佈景以及燈光所下的苦心,不僅讓演員的表現更有說服力,也讓主角夫妻兩人的「藝術家」身份顯得鮮明無比。每個鏡頭都彷彿維格納(Einar Wegener,艾迪・瑞德曼飾演)畫筆下的作品。

若以時空背景來看,艾莉西亞・維坎德(Alicia Vikander,飾演維格納的妻子葛妲 Gerda)在本片中性格十分特出:她不是說話輕聲細語的女人,也不是長裙弋地的淑女,相反的,許多鏡頭都是她穿著會露出腳踝的裙子、長襪和靴子,上衣也不是特別緊身,抽著長濾嘴的菸,不是專心作畫便是與人談笑風生,和總是一身黑、較羞怯的丈夫維格納恰好相反。葛妲在片中外向的性格也是促成我去查閱維格納生平的原因:我認為電影並沒有對當時社會道德觀琢磨太多,因為陽性主流的觀念下,葛妲這種外顯的陰性性格應該會受到諸多批評。

沒想到查詢資料後,我卻了解到《丹麥女孩》實屬「創造出來的記憶」類型作品,就和美國中式餐廳提供的幸運籤餅一樣,它是「被發明出來的傳統」,因為幸運籤餅從來不存在中國。《丹麥女孩》中的藝術家維格納和葛妲確有其人,但至於角色的身份和生平則和歷史事實有極大的出入。

從最小的史實不正確開始好了。首先,維格納並非如電影所說的,死於第二次手術所產生的高燒,維格納死於子宮移植手術所引發的排斥問題(第五次手術)。我認為這是比較小的問題,在電影的改編上的確可以略過死亡原因和手術次數,好縮短片長,但是對於跨性別的手術步驟來說,能夠擁有卵巢、子宮的確象徵身體的完整程度。

第二,電影中維格納採用的女性名字是莉莉・艾伯 (Lili Elbe)其實並非從一而終。最初,維格納給自己取的名字是莉莉・艾莎・艾凡尼斯 (Lili Ilse Evenes),「艾伯」應該是在莉莉死亡後,其友人出版的《從男到女》一書中才被採用。

第三,維格納/莉莉當真是世界第一人嗎?當時她動手術的醫院後來在戰爭期間受到破壞,許多資料都遺失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莉莉絕對是世界第一批動了跨性手術的人,但有沒有辦法變成金氏世界紀錄就有待商榷了。

最後一點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便是葛妲並非電影中傷心欲絕、憤怒的異性戀妻子。至今,我們仍不清楚葛妲當時一連串的心情如何,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葛妲並非異性戀。(當然啦,這年頭還分誰是異性戀誰是同性戀實在很蠢)根據史實記載,葛妲後來和莉莉離婚,公開承認了自己是同性戀,還和兩位男士結了兩次婚(所以說她是同性戀也不完全正確,不是嗎?)。我不知道為何一部欲呈現多元性別的電影將如此關鍵的角色背景刪改,或許是為了符合轉洋蔥眼淚的公式吧!「堅貞的(異性戀)愛情受到阻礙+丈夫內心的女人秘密+手術前後的身心成長+妻子寬容與無條件的愛=每個人都哭」,而我們在戲院為莉莉的掙扎掉淚時,卻忽略了葛妲也讓她的愛情世界自由了。

葛妲的內心情慾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多姿多彩,從她著名的蕾絲邊春宮圖系列可以一窺端倪,在現今這些畫作仍屬驚世之作,何況是當年?

螢幕快照 2016-02-20 下午10.13.14

螢幕快照 2016-02-20 下午10.12.47

螢幕快照 2016-02-20 下午10.12.12

螢幕快照 2016-02-20 下午10.11.56

維格納/莉莉的光芒在《丹麥女孩》中既然已經完全掩蓋過葛妲,那我只好期待將來有一天會有人拍一部《丹麥女孩她原本的太太》(這片名太爛了),專心講述葛妲的故事。

影評人張硯拓在BIOS每週影評上將本片下了個註語:「美不勝收,但少了點血肉。」他寫道:

埃恩納與葛蕾塔的愛情,在電影開頭被呈現得非常超凡,這樣的基礎即使後來被扭動了,也未曾真正斷裂⋯⋯但隨著埃恩納/莉莉越來越絕望於自己的「重生慾望」,兩人的情感來回卻消失了,不是褪色而是沒有被交代,讓殘酷不夠殘酷,心痛也不夠痛。

若要說《丹麥女孩》少了什麼,我想還有對現實的某種「不敢直視」。就算哀戚也要很美,淒美而不醜陋,顯得太過小心翼翼。⋯⋯她[葛蕾塔]的晚年窮途潦倒,同樣是靠賣畫度日。這一切不只是際遇的折磨,也想必有某種時代的異樣眼光,和甚至惡意吧?但這些都不存在電影裡,使我們一直溺在主角的情緒裡,卻不見外在世界跟這些情緒的互動。

(註:葛蕾塔=本篇的「葛妲」)

是的,除了和史實有極大的出入、將葛妲描繪成從一而終的好妻子外,這部電影在對莉莉的心情轉換上步調仍嫌過快。這麼說好了,「大家都知道」今天瑞德曼飾演的維格納一定會變成女生,但這不代表在開場二十分鐘後就要安排那關鍵的一幕–讓維格納穿絲襪、發現內心性別等等。觀眾都知道的結果絕對不會等於電影步調必須快速進入正題。在「莉莉不再作畫」這一點上也嫌過於粗糙,畢竟繪畫曾經是如此重要的身份代表(和經濟來源 💰),但電影中就只是一句話帶過。

對於華語圈的人來說,《丹麥女孩》恐怕也不會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男人內心中的女人影子,「哥哥」張國榮在二十年前的《霸王別姬》中也同樣飾演了內心實質住了個女人的男人,儘管他一再的拒絕承認。當然,除了《霸王別姬》,還有許多部優秀的性別電影,但在此,我就限縮至《霸》一部。在我看來,《丹麥女孩》因為劇本過於精簡和刪減了過多重要角色,連帶使得男主角在有限的劇情裡將過多的情緒傳達給觀眾,但由於缺乏適當的鋪陳和等待,這些豐沛、精緻的演技就顯得不合時宜了,非常可惜。相較於《丹麥女孩》只有接近兩小時,《霸王別姬》卻有將近三小時的空間,讓段小樓、程蝶衣之間那段戲如人生的幻滅發揮得相當好。與維格納不同的是,程蝶衣至始自終都堅持著自己的男兒身,但透過戲台上「虞姬」的戲服、角色和唱詞將心理陰性的特質表露無遺。另一項有趣的差異是《丹麥女孩》前頭,維格納一邊穿越過一架又一架的戲服,一邊流露出他對這些女性服飾的喜愛,而《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則是看著堂中兩架京戲的戲服,最後點了把火全燒光,放棄了他心中那份對袁四爺(和生命中的男人)的愛。

總結前面幾點,我認為本片最好的地方是演員在刪節、不真的劇本中演得精湛但中規中矩,而最重要的當回歸電影中的性別議題。前段舉了《霸王別姬》雖然和本片劇情大大不同,但從一開始所提到的雌雄同體雕像,到這兩部戲,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了這個社會性別應該是光譜,而不是太極的黑與白。


補充:

針對何瑞珠在娛樂重擊裡面,對於本片的評論:

莉 莉多麼渴求當個無所事事又情緒化的小女人,虧她還和當時最解放的女人葛瑞塔同居,卻完全沒沾染到一丁點女人可以自主勇敢堅強的特質,但莉莉卻是這部電影 的終極主角。難道沒人能說服莉莉,沒當媽也仍是個女人嗎?或女人也能有自己的職業嗎?莉莉為何一定要這麼偏執、情緒化且毫不理性呢?這算哪門子模範榜樣( role model )?整部片的焦點都放在莉莉身上的《丹麥女孩》,看似鼓吹平權運動,但這部片的女主角(莉莉)真正需要的是女性主義吧。

我並不認為這部片是「女性主義」的電影,事實上,將女性主義解釋成為「女人都不應該哭哭啼啼、想當小女人」、應該像葛妲「充滿力量、獨立自主」,恐怕就是傳說中的feminazi 女性納粹主義了;所謂的女性納粹主義,其實只是將男性霸權的戲別置換成女性,但言語暴力、思想限制和權力不平等依然存在,將性格硬是套上性別來區分本來就不對,畢竟是人選擇性格,而非性別選擇,何瑞珠本人硬要莉莉向葛妲看齊,不僅變相抹煞了人在性格發展中無限的可能,同時也從性別歧視演變成性格歧視了。


補充第二:

本篇文章即將續接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裡的表現,會和本片的艾迪・瑞德曼一齊比較和詮釋。


補充第三:

感謝 影痴的異想視界,本文同步刊載於其臉書專頁上。

 

【奧斯卡專題】《丹麥女孩》上守夜人看電影/文★第88屆奧斯卡:入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設計★導演:Tom Hooper★主演: Eddie Redmayne, Alicia Vikander★...

影痴的異想視界Film Avids 貼上了 2016年2月25日
 
 
 
 

【奧斯卡專題】《丹麥女孩》下守夜人看電影/文★第88屆奧斯卡:入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設計★導演:Tom Hooper★主演: Eddie Redmayne, Alicia Vikander★...

影痴的異想視界Film Avids 貼上了 2016年2月26日
 
arrow
arrow

    守夜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